台北市東區商圈助聽器推薦一片蕭條,金店面變成空店面,由於店租不斷上漲,商家不堪負荷,上演倒店潮,藝人羅霈穎甚至拜託台北市長柯文哲讓東區起死回助聽器生。目前台北市政府研議課徵「空置房屋稅」及提高稅率的可行性。
屹立東區,開了41年的江浙菜老店永福樓,不堪一個月300萬租金,今年2月24日吹熄燈號,高店租讓東區店面紛紛掛出招租布條,甚至租給短期出清賣場,羅霈穎甚至拜託市長柯文哲讓東區起死回生。
老東區人看了現在的狀況很心疼,曾經寸土寸金的東區沒落了,東區榮景不再因為高房租掀起倒店潮現在市府研議徵收空置房屋稅,台北市商業處表示,減少東區店面空置,針對不當拉抬房租的業者討論課徵「空置房屋稅」以及提高稅率的可行性。
根據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定義,具潛在性噪音暴露的職業有46種哦!
造成聽力損傷的原因其實不只是噪音,職場上的化學毒素暴露,也可能間接導致聽力損失!像是氰化物、一氧化碳、碘、苯胺、溴化鉀、重金屬、甲苯等有機溶劑,都可能造成聽損,像是印刷業、建築業;被注射過多抗生素、利尿劑的患者也都屬於聽力損失的高風險群,臨床上也曾有患者在使用後突然「耳聾」的情況發生。
這些化學物質造成聽損的原因,是這些有毒物質到體內的直接毒害,破壞神經傳導功能。影響聽力傳導神經路徑不一,若影響的是前庭則會有頭暈;若是一氧化碳中毒,可能造成缺氧性腦病變引發聽損。
聽力需要經由神經系統傳導,若神經的傳導路徑有任一處受損,就有可能造成聽力損害。
不過,目前化學毒物的暴露,僅被認為是職業性聽損的「加重因素」,無法證明與聽損有直接關聯,目前勞動部受理的職業性聽損僅以噪音危害作為直接影響因素。若您的職業需長時間曝露在高噪音及上述化學物的環境下,除了戴上耳塞,也請準備個人保護用具。針對不同毒性的可能暴露,準備手套、口罩是活性碳口罩、半罩式口罩等保護裝備,避免職場化學物質與噪音較互作用對聽力造成的危害。
課稅開第一槍,希望減少房東,寧可空店不租人也不願降房租的狀態,但是政府多收稅金對房東來說真的會願意降租金嗎?以及就算租金問題解決,商圈人潮能不能回來都是問號。
【延伸閱讀】
◆ 搶救東區! 北市府研議課徵"空屋稅"
◆ 政府打房奏效?! 房仲掀倒店潮
◆ 國宅出租'佛心價" 28坪3房月租3千5
◆ 逢甲商圈黃金地段 神祕房東曝光
加入華視LINE好友